说真的,我对日系车一向没什么歹意,哪怕现在你正儿八经地问我“合资车有什么引荐”时,我依然会答复“日系车能够了解一下”。
但看归看,我依然不理解为什么“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的老梗至今还能被拿来当卖点:前段时间的北京车展,本田展区就标了一句大大的Slogan——开不坏的广本车。
是不是真的开不坏?这挺哈姆雷特,究竟雅阁的“失速门”、冠道的“刹车门”与“机油门”、安斯泰莫(Astemo)质检造假、凌派磕碰测验A柱变形、皓影磕碰测验A柱弯折......随意挑一个出来,都够各路网友宣布各种魂灵拷问。
而不哈姆雷特的是,广汽本田在我国的日子越来越欠好过:2024年只卖了47.06万新车,同比下滑26.52%。
目睹他宴来宾,自家楼却塌了,广汽本田不得已关掉了年产能5万辆的广州工厂第四生产线,投产新能源线,加快转型电动化。
大约两年前吧,我聊过本田的电动车,其时是由于一台叫“e:NP1”的油改电日版缤智(尽管本田对外声称开发了全新纯电架构),你或许更了解它的艺名——乱码。
极湃这条线,现在来看是不成功的,由于不管1仍是2,销量都很惨白,以至于官方不得不主动降价。然而在吃瓜大众眼里,降价后的日系三傻依然是“这啥破玩意儿”。
不过嘛,极湃还算能上台面,再差都比VE-1好多了,要知道从前VE-1的月销量只需1台。
我榜首次知道VE-1是在2018年,其时它仍是台补助前价格22.58万、归纳续航只需340公里的“油改电”产品。
那个年代,“油改电”不算原罪,VE-1之所以卖欠好,要害仍是太贵了:尽管补助后只需17.08万,但相同的价格,同时期够买入门级的雅阁了。
我不是说“上市两个月官降2万”,而是一台20万级的家用车,却连电动后备厢、前后驻车雷达、座椅加热通风这些该标配的功用都没有。
就连某车圈大V都亲身下场吐槽“曾经的雅阁,靠的是品牌跟崇奉;现在的雅阁,靠的是降价”。
所以,后来你才能在终端商场看到11万起售的雅阁。跟着,神车也迎来了无数人的口诛笔伐,什么《中年男人独爱的雅阁,只需11万了》、《焦灼的广汽本田,连雅阁也卖不动了》、《11万的雅阁救不了广汽本田》......
现在2025款的雅阁现已来到了10万元的区间,并且仍是豪华版。假如你乐意借款购车,首付只需1万出面就够了。
就像冠道,由于空间够大、功能勾起够强、油耗也够好,冠道从前是大五座SUV的代表,但后来跟着抱负L6、小鹏G9、问界M7的相继问世,顾客开端用脚投票。
这并不古怪,究竟人家都开端卷城市NOA了,冠道车主想体会一下自适应跟车都没方法。
严厉意义上,屎盆子不能单纯甩给雅阁,说到底,这两年整个合资车商场遍及都ED,什么“库里南直降一套房”、“宾利奔驰直降110万”、“宝马i3不到20万开回家”、“玛莎拉蒂Ghibli裸车60万落地”......好像谁买了合资车谁便是大冤种。
合资车尽管没落魄到“被按在地上冲突”的程度,究竟新能源的市占率也刚打破50%不久,但有一说一,在小鹏P7、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这些竞品面前,插混雅阁揾食无疑是很难的。
我们共同以为雅阁真实陨落是从十一代开端的,其实我也是那种不乐意给十一代雅阁外观买单的人:运动boy变成魅力型男不是坏事,但你得准备好,最初乐意供养它的年轻人要Say Goodbye了。
好消息是,举起价格屠刀后,雅阁的确好卖了许多,广本现在月销量能安稳破“万”的,根本只剩雅阁。「B级车常胜将军」和「我国汽车商场加价出售开山祖师」的Title,总算牵强保住了;
坏消息是,和25年前榜首台国产雅阁下线时广本的姿势比较,“起步,就与国际同步”这种慷慨激昂现在现已成了个笑话。
我有个亲属很粉这台“布衣超跑”,差不多10年前,第三代飞度上市的时分,他就常常用爱打Call:久经考验的“地球梦发动机”,让布衣超跑GK5一度站上了全我国榜首巴图鲁的高度,乃至还成了能硬刚法拉利的霓虹白,那会汽车论坛不是很盛行用“不怵法拉利的买菜车,了解一下”来描述飞度吗!
题外话,全国际的飞度车主大约有800万个,而在我国,飞度车主超越130万个。
我国人喜爱飞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对普通用户跟改装爱好者都很友爱:尺度小,便利停挪;油耗低,百公里加快成果也不错;CVT无级变速箱换挡平顺丝滑;车内空间阔绰,改装灵敏......
你细心回想一下,曾经许多飞度的全生命流程是不是根本都依照“勤勤恳恳家用车”→“大改装结交利器”→“卖二手理财收益”这一个形式来的?
由于飞度,广本的口碑也水涨船高,坊间一度戏弄“国际上只需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地球梦,一种是其它”。
这本来是个happy ending的故事,怪就怪飞度后来不思进取,想一招鲜吃遍天,成果便是,国民买菜车被比亚迪海鸥吊打。
古怪吗?并不,你看2024款,都卖到快10万了,仍旧连中控屏都没有,倒车印象还得加装。比较之下,近邻海鸥的高配版都能跟飞度低配版等量齐观。
2014年不买飞度的都是傻子,2024年买飞度的都是傻子......这话有点道理。
本质上,降价是个技能活儿,起伏小了,掀不起商场声浪;起伏大了,又简单打破盈亏平衡点,卖一台亏一台,并且还会拉低品牌价值。
就好像三菱退出我国商场,本源是无法经过卖车赚取更多赢利后,恶性循环的成果。
燃油车的市占率自身就现已处在下滑状况,像 A00 级、A0 级、A 级和 B 级这种传统日系燃油车的根本盘简直都在崩,特别A 级和 B 级,同比下滑显着,而在“油电双线”同步持续降价的大前提下,广汽本田离损失基准公信力的那天现已不远了。
日系车无可奈何的降价行为其实是一种应激反响,眼看好像“我们都有光亮的未来”,实际上早已堕入塔西佗圈套。
我觉得多少有点联系,你看新能源,在VETC 发动机技能称雄燃油车的年代,i-MMD混动技能是多么风景,但本田并没有及早布局插混,我猜有两方面原因:榜首,插混车比较依靠充电设备,商场特点比较被迫;第二,插混车的制作本钱更高,不太契合日系车企的节省精力。
即使后来本田赶上了新能源的末班车,成果也差强人意,最典型的便是插混雅阁,纯电续航还不到100公里,并且没有快充。
比方油电同价,国产品牌想的是“我得把价值做到共同”,但日系车想的是“价格相同就行了”。
最初插混雅阁用 3000 元的“巨幅让利”,直线看齐纯油顶配雅阁,但砍掉了主动泊车、前后驻车雷达、BOSE 音响、变道辅佐......也便是说,所谓的“让利”,其实是卖给你一台无法跟纯油顶配雅阁混为一谈、也无法用3000元本钱补偿的半成品。
假如你再拿什么“热效率”、“纯电续航”、“乘坐体会”来凹造型,那更能才智到插混雅阁的“抢先”。
我觉得吧,现在的合资车现已被国产品牌的规划效应打怕了,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合资新能源的,曾经论坛上一对无脑吹日系车的死忠粉,现在隔三差五就看到有人呜呼哀哉“日系车在我国的江湖没了”。
广汽本田想要持续和国产拼销量,能够,但请先自降身价吧,要不就别来沾边了。
前阵子,广汽本田大手一挥玩了波裁人,由于补偿丰盛,据说有2300人报名。裁人不是新鲜事,但像广汽本田这样职工热心参与裁人的,却是罕见,这至少阐明:大约率他们自己是不看好广汽本田的未来。
广汽本田输了吗?没有,但广汽本田不明白我国新能源车商场,要不也不会在造电动车的时分天然就想着靠燃油车建立起来的品牌溢价持续通吃。
就算是不明白车的人,也知道在今日的我国汽车商场,牲口都比合资新能源车过得润泽,在国产新势力的鞭打下,广汽本田哪天要是步三菱后尘,我一点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