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4日,小米SU7 Ultra亮相上海国际赛车场(F1赛道),以2分9秒944的成绩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刷新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所保持的2分11秒28最快记录。
亮眼成绩的背后,SU7 Ultra所搭载的是两台自研的V8s电机和一台V6s电机。
V6s电机正是出自目前正在创业板IPO排队的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动力”)之手。
联合动力的母公司系电机龙头汇川技术(300124.SZ),实控人朱兴明等均具有在华为任职经历。
此次汇川技术将旗下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相关业务整合至联合动力,推动后者独立上市。
联合动力2023年才实现扭亏,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93.65亿元、1.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86%、203%。
作为“卖铲人”的联合动力,2024年上半年电控产品市占率约为1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位列第一。
此次IPO,联合动力拟募资48.57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以及数字化系统建设等项目。
摆在联合动力面前的核心挑战在于,不少整车厂都在自研电机,议价能力逐渐增强,这或许将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
早在2011年,汇川技术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途后,便以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苏州汇川”)为主体成立了“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项目”,新建8条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生产线等进行量产。
随着新能源电机放量后,汇川技术2021年将苏州汇川、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等整合为联合动力,并于次年开始筹备联合动力的“单飞”。
2021年至2023年,联合动力的收入分别是29.03亿元、50.27亿元和93.65亿元,占汇川技术的比重从15%升至29%。
2021年、2022年,联合动力的净亏损额分别达到2.5亿元、1.79亿元,直至2023年才扭亏为盈至1.86亿元。
尽管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之初,深交所就已经制定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第三套上市标准,为未盈利企业的上市留下了制度空间。
汇川技术所选择的第二套上市标准,正是涵盖了净利润指标的要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纯利润是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4亿元。”
“汽车零部件行业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薄利多销’,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减少相关成本,从而支撑盈利。”北京一位汽车行业研究人员指出。
目前联合动力的产品主要分成电驱、电源系统两大类,这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
电驱系统是主要收入来源,在168万台的销量加持下,2023年创收77.46亿元,同比增长了65.65%,占总收入比重在8成以上。
但电驱系统的平均单价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平均销售价为4474.33元/台,同比下滑了13.3%。
电源系统亦是呈现相似趋势,2023年销量达到53.25万台,同比增长了超5倍,但同期平均价格为2636.18元/台,同比下滑了超16%。
对于降价,联合动力解释称主要是产品营销售卖结构调整所致。例如价格相比来说较低的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等电机产品占比提升,降低了电驱系统产品的平均售价。
潜在挑战在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不断向上游供应商传导,给联合动力的利润带来更多压力。
博世与整机厂的谈判通常是第一季度确定全年的价格,但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今年初坦言,这一过程正变得漫长,或出现“一季度谈判后,二季度又要重新谈判”等情况。
“谈不妥的话,会出现比如说暂时货款被扣住,但总体来说我们是抱着诚意跟各家主机厂去谈。”徐大全指出。
联合动力的可比公司巨一科技(688162.SH)已在2024年出现0.15亿元的亏损。
规模优势下,联合动力的毛利率表现仍优于同业,2023年达到14.92%,高出威迈斯(688612.SH)等4家可比公司均值9.4个百分点。
2023年,作为前五大客户的广汽、理想、长城、吉利、小鹏合计贡献了71.2亿元收入,占比已超7成。
由于小米汽车于2024年3月上市,联合动力的财报基准日系2024年6月末,因此小米的业绩影响暂未在当前的报表中有所显现,但或许仍为后续的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事实上,当下炙手可热的大单品小米SU7,电机电驱系统正是来自联合动力的供应。
高性能电机单价约为1.05万元至1.4万元,若以1-1.2万元/台的价格、2024年小米SU7 13.5万辆交付量粗略估算,则预计可给联合动力带来13亿-16亿元的收入。
同时,小米汽车如果顺利达成35万辆的2025年交付目标数,粗略估计可以给联合动力带来40亿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小米Su7多款产品排期爆满,提车需要数月才能完成,叠加年内的Yu7发布,实现这一目标概率仍然较高。
不过近期小米汽车的安徽高速事故也备受舆论关注,这是否会给未来小米的订单带来不确定性,有待考验。
从后续在手订单的情况去看,联合动力的收入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截至2024年末在手未执行订单约为59亿元。
作为联合动力的大客户,广汽2024年出现了大额亏损,达到4.94亿元,同比下滑了113.21%。
对此,广汽解释称主要是受到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等因素影响,汽车销量减少。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追加约180亿元销售补贴等投入,导致其2024年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
2024年上半年,广汽对联合动力的采购额仅为8.47亿元,位居第二大客户。
小米自研自产V8s电机,已用于SU7 Ultra车型,不排除此后会在其他车型中有更多自产;
2024年,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锐湃智能生态电驱工厂正式竣工投产,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年产40万套IDU电驱系统总成,以及年产10万套广汽混动机电耦合系统的电机和电控系统;吉利的11合1智能电驱则已经搭载吉利银河E5车型。
不过,联合动力认为车型平台年销20万辆以上方能覆盖研发与产线成本,而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型多、迭代快”的特征导致多数单一车型难以实现有效的规模效应,而第三方供应商却能够最终靠服务多个客户平滑波动、复用研发成果等,因此第三方供应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整车厂整合浪潮下,下游车厂逐渐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也可能推动各方自研电机,进而挤压联合动力等第三方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给其利润空间带来更多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行业的出清概率和中小新势力的财务风险,可能给供应链带来回款隐患。
2021年,威马给联合动力带来的收入达到2.16亿元,位居第三大客户之位。但由于威马此后“资不抵债”、无力还款,联合动力在2022年对此计提了100%的坏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48岁赵薇“女儿”因长得太好看,被全网“禁止整容”,如今17岁变化大到不敢认!
令人担忧!网传预测上海2026年幼儿园入园人数,与2020年相比暴跌近40%!
NBA乐透抽签:独行侠1.8%概率爆冷获状元签 马刺榜眼签76人探花签
阿维塔直播实测0.21Cd!续航生死战:新能源车为何死磕0.01风阻?
三星 Galaxy S26 已立项,Edge 有望取代销量最差的 Plus 型号
超薄 iPhone 17 Air 续航短板?iOS 19 AI 来补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56125794
联系人:左经理
手机:1339190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