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址234米、银泰大厦250米、国贸三期330米……据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李进介绍,近年来,全市建筑高度不断刷新,消防面临的困难逐渐加大,“上海大火事件使这样一些问题变得更紧迫。”
据了解,当前超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的限制因素大多分布在在三大方面:一是人员定位与疏散问题;二是高层灭火缺乏室外水源补充;三是现场大量消防车、指挥车等装备与人员的实时分布和状态信息缺乏。负责消防项目的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称,今年初消防部门立项重点项目,主要是针对这三大难题,包括超高层人员定位和疏散技术、超高层外部水源供给装备、消防现场指挥系统三个大项。
“现在北京最高的云梯车是90米,年底马上就运到一部101米高的。”据李进介绍,从目前的训练和以往的实战经验来看,通过云梯车打水最高可以打到110米或120米左右,难以达到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求。
现在能将水打到的最高位置是160米,通过3辆大功率消防车串联、通过水泵结合供水,“央视大火的时候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如果第一次供水用完了就需要补充水,比较耗费时间。”
此次立项研究的高层建筑外部水源供给系统,将大幅度提高消防水枪的射程。据袁宏永介绍,一期目标是可以将水打到500米,该项目已经与湖南的厂家一同研究开发,根据现有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设备能将混凝土打到400米以上。“如果打水,这个高度还将大幅度提高。”李进透露,如果初步试验成功,还将考虑将设备生产基地设在北京。
另外一个重要研究项目,人员定位和疏散技术,目前已经有初步成果。据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以国贸三期为对象的综合系统能提供逃生通道、火情分析等多种信息。
一旦发生火情,指挥人能进入系统,查看具体起火的位置、该位置的可燃物性质、火灾容量、如何扑救、疏散时间等。
“比如国贸三期7楼起火,系统很快就能显示起火面积、火焰功率、蔓延速度。”袁宏永演示该系统运用时称,现在已完成了国贸三期的系统模块设计,今后还要逐步纳入全市其他57座超高层建筑。这个系统还可当作消防部门指挥的依据,根据系统显示的火势情况,有效调配消防车和消防员。
对于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楼内被困人员的分布信息,袁宏永表示,现在正在对技术方式来进行调研,一是利用员工卡植入芯片定位;二是通过手机定位;三是通过员工卡芯片与楼内火灾报警器联动。他认为,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通过手机定位,而且现在已能实现基站定位,“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了,这个还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56125794
联系人:左经理
手机:13391904938